1 在地语境下的设计
1.1 建筑的语境
语境(Context)来源于语言学、叙事学,泛指语言环境,是语言片段中的上下文,前后段落以及前后因果联系[1]。“语境”这个词首次提出是在20世纪20年代,波兰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(1884年—1942年)通过对南太平洋上的土著居民的语言进行观察后首次提出,并得出结论;如果没有语境就没有意义。语境对理解一种原始语言非常重要,同时他也区分出了两种语境类型,“情境语境”和“文化语境”。今年来,一些计算机语言学家又定义语境为:用于特定时空场景特征化的整体信息,这些信息被认为使用者与行为之间有着动态制约关系。在建筑学领域,Context常被翻译为文脉,是指建筑所在的物质环境及包含的文化内涵,从更普遍的意义上去解释,分为物质化的,非物质化的环境,在环境中各类深层、浅层的构成要素间表面的、内在的联系构建起来的一种隐晦、模糊的一种话语系统、一种思维模式、价值尺度。建筑虽指代物质化的有形的实体,却无法脱离所处的语境独立存在,准确地把握语境的精髓,有助于对设计自身的定位,有助于和环境的沟通和交流,延伸出符合当地文化的设计语言;不同时代、不同地域所生长出的传统建筑形式,从功能到造型各不相同各有特色,恰恰证明了语境对建筑的影响。
1.2 在地语境
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城市发展飞速,建筑设计仿佛也进入了全球化的语境,在大肆宣扬功能主义之后大多严重地脱离了对在地语境的呼应,形成的是千篇一律的城市界面,这种城市面貌难以与文化背景产生关联,无差别的城市空间也不利于个体形成独特的城市意向,对城市的理解片面而单一;中国地域辽阔、历史背景复杂使得传统建筑的本质趋向于满足其自身合理栖居方式,不同区域的风俗文化多少都有不同,不同文化和气候的影响下不同地区的传统建筑形式也不尽相同。近几年建筑师也在不断地思考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建筑与地域、文化的内在关系,如何符合建筑所在地的地域环境、引入当地文化,以在地语境为基准进行设计,在这种逻辑下进行设计有助于建筑更好地与所处环境对话,对于建筑的审美,个体存在主观的差异,而遵循地域主义,在地语境下的设计能够唤起个体与背后文化的对话,使得建筑有“生于此,长于此”的逻辑感染力,同时对设计者来说在作品中表达一时一地的独特感受,这种感受是不可替代的。
在地语境下的设计方法并不唯一,在此以此次项目为例总结一种设计逻辑:在地文化因子的提取,文化因子的转译,深入处理。在地文化的提取,即所在环境、城市所承载的文化内容中,选择较为代表性或者想要表达的文化元素,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为设计者主导,可选择特点明显形式感强的文化元素,也可选择与所设计内容有较强关联的文化内容;文化内容的转译,在选择了所要表达的文化内容,提取其内在的形式逻辑,提取其主要线条或者主要图形进一步符号化或解构其主要元素,表达在设计中,如同转译一般将文化因子转译到建筑设计中,传统文化的元素经过转译后才更加符合当今的建筑设计原则;深度处理指在经过转译后与整个设计保持一致性,使技术合理,建构逻辑清晰,也使文化因素更贴切设计内容。
2 规划展览馆的概念与内涵
2.1 独特的展览建筑
近年来规划展览馆建成数量越来越多,2000年2月15日,上海城市展览馆对外开放,成为了我国首座投入使用的城市展览馆建筑,在这之后,城市展览馆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中出现,近十几年间,这种类型的建筑从无到有,数量上飞速增长得益于经济与政策的发展。规划展览馆是以展示城市规模和规划发展为目的的展览类建筑,与传统展览类建筑不同,规划展览馆的展览方式以图片、模型、实物为主,包括总体规划模型展览,城市历史展,建设成就展,还有区县规划展区等更为详细的展览。规划展览馆为城市的规划设计提供了展示成果的平台,也成了政府规划决策与社会各界交流的桥梁,也为国内外规划专家、城市研究者、建设者提供了学术报告,相互交流咨询的场所。同时重要的是可以让普通市民参与进来,通过对规划展览馆的参观,了解城市的历史、文化、规划理念和发展前景;同时也是监督城市发展最系统、直观、有效的途径。规划展览馆其独特性已经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展览类建筑,形成了以全新的理念指导的建筑类型,作为大型公共建筑避免了作为单一纪念碑式的存在,以更加开放的积极姿态参与城市的公共生活,以多样丰富的方式诠释个体与城市的深层次关系。
文章来源:《赤峰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 网址: http://www.cfxyxbzzs.cn/qikandaodu/2021/0417/580.html
赤峰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投稿 | 赤峰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编辑部| 赤峰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版面费 | 赤峰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论文发表 | 赤峰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赤峰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